11号 黄水河

历史记忆的古驿站——黄水河


        黄水河是威信县西部林凤乡下一个小村庄,但在明、清及民国一段时期,在滇川边境的广大地区,黄水河——这个滇川盐马古道上响当当的古驿站却深深地刻印在我们前辈人的心里。

“上云南,下四川”是滇川一带老前辈的“口头禅”。而黄水河是这条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外地的食盐、食糖、铁器、瓷器、布匹、丝绸等百货主要从四川宜宾通过水道船只运至珙县罗星渡(上罗)码头卸船,由人背马驮经珙县洛表、王场进入云南威信林凤黄水河,再经班鸠沟到扎西。而更多的是由班鸠沟到镇雄雨河、芒部进入镇雄县城;或者从镇雄雨河分路,转道大湾子,经母享直达贵州毕节。毕节、镇雄、威信等地的木漆、天麻、竹荪、香菌、竹笋、猪、牛、羊肉、皮货等土特产同样通过黄水河运往宜宾或转送京城交兑铸币。因而过去的黄水河相当繁华,曾设有厘金卡,收取过往营业人员及马帮税款。

        从去年开始,我县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简称“三普”)的通知要求,组成了“三普”工作队,在完成了县域中南部、东北部的文物野外调查信息采集任务后,于今年初秋,开始了对林凤、黄水河一带的文物普查。

        我们驱车从县城扎西出发,从柴家井分路顺林凤河边的新公路逆流而上。源于大雪山的黄水河是威信县三大水系之一的白水江水系的上游主干,往东南经金竹、林凤后转向西南,过长安、瓦石汇入庙沟河后更名白水江,随即由横山出境入镇雄县而转西北至水富县注入金沙江。只要我们沿林凤河逆流而上就会找到黄水河进入大雪山。黄水河是大雪山的重要门户,到了黄水河就等于进入了大雪山。大雪山地处乌蒙山与四川盆地边缘的结合部,横跨云南彝良、镇雄、威信及四川筠连、珙县两省五县。大雪山西至彝良县洛旺镇怀来村,山脉由西向东走向,从彝良洛旺经镇雄罗坎、威信、长安、三桃到林凤金竹、金凤黄水河等地,全长150华里。但大雪山以及它的原始森林主要集中在威信县境内。大雪山是逶迤乌蒙山脉的尾山,也是云南和四川的界山,山上地表面有众多原始的自然景观和大量的林木、植物、药材、土特产、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等资源;地下有丰富的银、铜、铁以及煤、黑大理石、白马牙石等优质矿藏。同时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清兵进入大雪山捣毁当地官商私自开办的铸币厂;陶三春、陶新春领导的川、滇、黔三省农民起义军曾攻打过大雪山一带的杨氏地霸武装;石达开经过林凤时喝了大雪山黄水河清泉酿制的美酒后留下“万颗明珠一瓮收,英雄到此亦低头。双手抢定擎天柱,喝得长江水倒流”的诗句;还有1935年2月党中央在扎西会议上成立的红军游击纵队曾以大雪山为游击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人民解放军解放威信时在大雪山黄水河一带与反革命队伍和土匪地霸展开了一系列的殊死斗争等传奇故事更为大雪山增添了神密色彩。 

        已经多年没来林凤了,如今的林凤已经旧貌换新颜。坝子中间的小山被移走了。河已经改道变直,林凤坝子变得更宽更大。过去的乡镇变成了统一规划后兴建起来的具有现代化氛围的城镇。乡政府已由老街迁到繁华的新街,乡政府内还修起了威信县第一个网球场。林凤新城镇出现了宾馆多、饭店多、天南地北口音的外地人多的“三多”现象。以前乡政府那座很有特色的带有中西合壁特色的砖木结构的青瓦房以及乡政府背后那座青砖砌成的民国时期的碉楼已经荡然无存。从文化遗产的角度,非常可惜!

        据悉,从林凤到黄水河一带,煤田地质局的专家经煤炭地质详查表明,这一片区的煤炭储量高达2.3亿吨。因此,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省煤田地质局、云南省地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三方投资120亿元在此建设240万千瓦大型火电站。挂牌名称为“威信县云投粤电扎西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云投粤电公司”。故媒体称,威信县是云南重要的煤炭生产县,此举将大大加快昭通市打造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步伐。

        据有关史料记载:四川珙县王场至云南威信林凤这段盐马古道为50华里之遥,黄水河恰好居中。即王场至黄水河25华里,黄水河至林凤25华里。但因为火电站的工程建设,林凤至黄水河这段古道上的文物因被忽略,大部份已被破坏。印象中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林凤造纸厂工业遗址以及古墓葬、石雕、碑刻等文物均无踪影。从林凤乡政府所在地开始,一路都在搞建设,公路毛路已经通到黄水河。我们去的时候晴空万里,还在后悔没带太阳帽,同路的林老师还庆幸自己穿着短裤来。但进入金竹之后,天就开始阴暗下来。特别是到了金竹至黄水河之间的大河,弥天大雾,能见度极低。终于尝到这一带气象万千的味道。从金竹开始路就全是毛路,汽车底盘被毛路上的石子刮得响声大作。一路上都有人在修路,有的在砌保坎,有的在砌侧沟,一路上都有大型机器在开动,有大型挖机、压路机和重庆铁马等高大的工程车。挖机象一只只大铁手不断地抓起又放下;铁马在毛公路上来来回回地跑动。在这条几百年前的古驿道上,新旧文明在进行交替。雾太大,连5米远的地方都看不清楚,但机器轰隆隆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响个不停,我想,何时回到从前的鸟语花香!我们的车到了一个再也过不去的地方。细沙、粗沙和公分石、水泥等堆成几座小山堵在前面。一个好心的修路工人主动为我们指点到黄水河的小路。我们把车又倒回一公里左右才往公路坎下走。我们几乎是伏着身子非常艰难地下到河边的老公路上。大雾散去,我们终于看到河对面依山而建的古驿道上有几个人在行走,一问才说是黄水河的村民。我们和村民都在河两岸的小路上逆流而上往黄水河老街行进。从林凤到大河近10公里的河流因为修建而变成了浑浊的黄泥河。但越靠近黄水河河水就清亮得象我们背的矿泉水。我们接连过了两道小河才拾级而上经过一道全用砂砾石筑成的城门。那用青石板铺就的石梯有条不紊、光亮剔透象艺术家手下的杰作。这是一个古驿站,但经多方调查访问得知,这里曾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古集镇,曾有客栈,有商铺,有酒楼,还有烟馆;有掌柜,有税官,有保安,还有搬运工……但眼下只剩下廖廖无几10多个人和破烂不堪的10多间房屋。而集镇里青石板铺筑的穿越了几百年时光隧道的街道和檐坎,以及被遗弃在街边的石水缸、石磨、石碓等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这里曾经的繁华和曾经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

        黄水河位于大雪山原始森林最东端的窑山、营盘山、曾家山、红砂塆四山之间的一条狭长通道,发源于大雪山的三条小溪在此汇合,山环水绕,山青水秀,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由于大雪山高大的山脉和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且水质优良,不含氟、锌、钙等杂质,是理想的人畜用水。因此大雪山、黄水河同时又是一座天然的大水库。 
“云投粤电公司”为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下步将把这里作为水库淹没区。黄水河即将成为一个记忆。

通过普查,共发现黄水河古集镇、云川桥遗址、盐马古道、王家场路碑、芒巩古界碑遗址等重要遗迹。

黄水河古集镇建于明代,位于林凤乡金凤村黄水河村民小组,为滇川交通要道。残留街道南北走向,长108米,宽5.6米,以青石板铺筑,两旁商铺为木竹结构,竹条盖顶。街头街尾均设有关卡,因而过去的黄水河又称“黄水河关卡”。如今关卡处闸子门一米厚的石墙和进出口处供行人饮用的古井依然存在。

林凤至黄水河段的古驿道,基本上是顺河而筑。因火电厂建设规模大,沿河两岸几乎夷为平地,要么是大公路,要么是厂房或新规划的村民住房,有的地段宽敞得就象飞机场。我们除在靠近黄水河的山上发现一座杨家碉楼外,再也没有发现其他的历史遗存。我们只好从黄水河往四川王场方向寻觅。

我们经过当年收税的厘金卡,沿光亮的青石板路向西步行约1公里,看到了云川桥遗址。云川桥建于明代,因洪水而毁。清代复建再毁。民国3年,再次复建,后仍然毁于山洪暴发,至今仅存桥基和桥碑。据当地老年人介绍,民国时的云川桥是一座木桥,桥上铺石板,还建有木列房子,来往的商贾行人络绎不绝。云川桥是四川进入黄水河的必经之道。没有桥,我们只好脱下鞋袜,把裤脚卷的很高涉水过河。在河边近1人高的杂草丛中找出了仍立在那里的云川桥碑。此碑建于民国3年,宽1.01米,高1.85米,厚0.19米,砂石,中部竖书“惠溥云川”四个大字。字仿魏碑体,古朴庄重,刚劲有力。大字两傍密集的小字已模糊不清。

我们从黄水河经云川桥沿云川盐马古道继续前行。这段古道虽历经岁月苍桑,依然坚实、完整,即古老又鲜亮。古道以沙砾石铺就,均宽1.6米,部份石板上,马蹄印依稀可见。路上偶尔见到一些上云南,下四川的行人,说明这条古驿道至今仍然是滇川连接通道。

在古道右傍一土坎上,我们又发现了一块“王家场路碑”。该碑位于金凤村冷浸沟村民小组,清嘉庆(1796—1820)八年七月郭仕银、唐世清、王永江等人维修古驿道时立,沙石,宽0.65米,高1.35米,厚0.17米,碑上书有一联:“道路千秋不朽,功果万古长存”。

据史料记载,在滇川交界的盐马古道上,有一块云川界碑,立于明洪武七年(1375年),距今已经634年,石碑上镌刻有“芒珙古界”四个大字。我们顺着冷浸沟一直爬坡,到了一个山坳,带路的村民说我们已经进入四川地界。随后,有几个四川那边的村民走了过来,说不远处就是他们的一个林场。经调查走访,此界碑已被一个姓黄的四川老者移走破坏,但界碑遗址尚存,在天然巨石上开凿而成的碑座保存完好。此碑立于盐马古道旁,至少说明这条古道在立碑时就已经存在。据《明史》三十O卷(四川土司一)记载:“威信源于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改土设流,因夷俗武悍,朝议改芒部土府为镇雄府……”即明嘉靖之前,威信属芒部地域。黄水河集镇的繁荣时期,至少是明嘉靖年间到民国时期,是乌蒙山东部与川渝之间一个重要的商贸古镇。

总之,黄水河一带的文物古迹记载了黄水河这个盐马古道上的古驿站或叫古集镇人欢马叫,商业发达,集市繁荣的场景。

黄水河即将被淹没,以黄水河古集为中心的文物也将随着消逝。发展是历史的潮流,但当发展与文物保护发生冲突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发展与保护共存;二是保护文物优于发展。在这种两难情况下,我们应该作出明智而让后世称赞的决策。

    

沿河依山而建的古驿道



黄水河古镇入口



云川桥碑









黄水河古集城遗址



黄水河古碉

黄水河最后的村民

灌木林中的古驿道



古驿道边的路碑